?
2016年1月9日,由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主辦、廣州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共同支持的“首屆城鄉垃圾分類與低值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研討會暨廣州經驗分享會”在廣州隆重召開。
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廣州市政府、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等單位領導同志,地方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同志、行業知名專家、環衛企業負責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負責人等400余人出席會議。
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建華出席大會并作主題演講。陳建華表示,近年來,廣州充分意識到破解“垃圾圍城”的緊迫性和開發“城市礦產”的重要性,不斷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與資源再生利用工作。陳建華從社會共治、技術路線、政策規范、運行體系、設施建設等5個方面,介紹了廣州市城鄉垃圾分類與低值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經驗體會,提出“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干濕要分開”的垃圾分類處理原則和“源頭減量、分類回收、循壞利用、焚燒發電、生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無害化填埋”的治理路徑,堅持做好源頭減量,推動市民廣泛參與。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趙鵬高認為,當前是推動垃圾分類的關鍵時期,政策條件逐漸成熟,技術手段不斷豐富,也不斷涌現出“互聯網+回收”的新型回收模式。當前推動垃圾分類,既是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舉措,也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趙鵬高還表示,國家也將大力做好垃圾分類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發改委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垃圾強制分類等有關制度,并列入發改委2016年工作任務計劃。
國家住建部城建司巡視員張悅表示,垃圾分類不僅是一項技術工程,更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做好垃圾分類,一定要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充分考慮到多方的利益關系,實現部門聯動、多方協同。張悅認為,物業公司是再生資源企業布局前端回收的關鍵一環,只有充分發揮好物業公司的協同作用,用資本整合物業公司,才能真正控制前端社區網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程會強研究員指出,在國家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垃圾圍城”現象的出現加劇了城市綜合治理的難題,垃圾分類是當前城市治理最需要解決的難題,只有抓好垃圾分類的“牛鼻子”,才能夠推動整個城市的良好運行。程會強還從政策動向、行業趨勢、典型模式、內在機制等方面對垃圾分類進行了深度剖析,認為推動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才是解決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必然選擇。
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羅偉受邀出席大會,并發表《構筑一體化垃圾智慧處理體系、創造現代公共生活》的主旨演講。羅總從集團發展戰略、推動垃圾分類的關鍵點、行業發展的現狀、兩網融合的趨勢等多個角度對垃圾分類進行了系統闡述,并對集團近期推出的“垃圾智慧分類一體化解決方案”進行了深度解讀。羅總表示,環衛集團大力推動垃圾智慧分類模式,是貫徹落實集團“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城鄉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的必然路徑。集團“垃圾智慧分類模式”的現場推出,引起了與會領導和嘉賓的高度關注,受到一致好評。(京環資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