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夏暉
????從今天開始,將進入一年之中最酷熱難耐的三伏天。天熱,但生產不能停,深夜清洗城市街道的環衛工人,凌晨奔波在大小社區的送奶工,夜色下的搶險隊伍,午夜送乘客回家的夜班公交車司機……從今天開始,本將持續推出專欄。記者將深入現場,陪伴這些服務于百姓、保障城市安全運營而艱苦奮戰在工作崗位的人們,記錄他們在“三伏之夜”的工作和那份不為人知的辛苦。
????7月15日22時許,環衛集團第三分公司天安門廣場作業隊張培昌師傅坐在地下通道的臺階上,把雨靴脫下來,反過來倒了倒,里面有“水”流出。“這是腿上的汗,都流到鞋里了。不倒干凈了,沒法干活。”張培昌說。
????從7月14日開始,張培昌和他的同事們對天安門地區5座地下通道進行清洗。三天時間,15個人要“擦亮”2400平方米的地面、墻壁、臺階及盲道。平均下來,每人要完成1個籃球場大小的清潔面積。
????7月15日夜里,天空飄起小雨,但絲毫沒有“壓制”住空氣中彌漫的熱意。走進地下通道,熱浪中夾雜著潮氣迎面撲來。環衛工人們手持高壓水槍、毛刷和刮板,正在對地下通道“左右開弓”。
????記者在角落里發現了蹲著作業的環衛工人蔡鳳輝。“您這是清理什么呢?”蔡鳳輝一抬頭,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蔡師傅右手拿著鋼絲球,把臉上的汗水在右肩的衣服上蹭了兩下說:“這不是清理咱們地下通道里的‘死皮’嗎,這都是游客們吐得痰漬,時間一長,就印在地磚上了,必須要用鋼絲球才能把這些污漬蹭下來。”說著,蔡鳳輝拿起鋼絲球又在地上來回蹭起來。被汗水完全浸濕的衣服,緊緊貼在她的后背。
????遠處,記者發現了曾經的“老相識”楊耀卿——今年“五一”勞動節期間,記者采訪過楊師傅。“楊師傅,清洗地下通道的工作,跟平時工作哪個辛苦?”楊耀卿不好意思地笑說:“沒啥辛不辛苦的,都是咱的工作。”
????楊耀卿說,平時清理廣場只需騎著電動三輪車,手里拿著夾子,不需要步行,也不需要用手接觸地面,但清理地下通道不僅需要走遍5座地下通道共2400多平米,還要登高擦洗通道墻壁的污漬。
????“快,收拾東西,咱們去下一個地下通道了。”完成了一座地下通道的清洗,調度員在協助環衛工人們收尾工作的同時,也在安排下一步的工作。記者回頭看清潔完畢的地下通道,光潔的墻壁上已經能夠照出電燈的輪廓,經過“沐浴”的地磚露出了本來的“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