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夏暉 ????北京環衛集團第三分公司有一支50人的隊伍,他們不管嚴寒酷暑,專門和街頭的小廣告做斗爭,他們也被親切的稱為治療城市“牛皮癬”的“專科醫生”。 ????劉玉良和孫秋來是清理小廣告隊伍里的老搭檔了,每天負責京城部分路段公交車站小廣告的清潔工作。早上8點,“醫生”們作著出診前的準備,檢查車輛和工具。 ????9點30分,劉玉良和孫秋來準時來到了六里橋作業路段,在33度的高溫下,他們要對六里橋至航天橋主輔路所有公交站站牌進行“皮膚清潔”。劉玉良拉動水箱馬達,轟隆隆聲音的響起,這一天的工作開始了。孫秋來拿起水槍,對準公交站牌上殘缺的小廣告噴射。紙屑隨著水流的沖刷散落一地,孫秋來沖刷著一塊塊公交站牌和廣告欄,劉玉良則從車里拿出掃把和簸箕,跟在孫秋來的后面掃沖到地上的紙屑。5分鐘,一個車站的站牌清洗干凈了,兩位“醫生”動作嫻熟的為第一位“患者”清除了“病灶”,劉玉良和孫秋來登上他們的五十鈴汽車,在三環路主路上緩慢行駛,邊開邊尋找第二位“患者”。 ????10點30分,氣溫逐漸升高,兩位“醫生”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濕,記者跟隨孫秋來和劉玉良繼續前行,此時車里就像個小桑拿房,有一種熱得要窒息的感覺,記者轉頭看了看正在開車的劉玉良,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淌了下來,“劉師傅,咱這車里沒有空調嗎?”劉師傅目視著前方說:“有,但是我們基本不開,外面天氣熱,車里要是特別涼,我們干完活一身汗,上車身體受不了,而且公交站與站之間距離較近,涼快那一會兒也沒啥必要,習慣了。”“我們享受這種感覺,出一身汗,沖洗站牌時水有時候落在身上,那感覺比吹空調還舒服,是不是老劉?”孫秋來接著說。 ????當劉玉良驅車來到位于公主墳輔路公交站站牌時,映入眼簾的除了擁擠的人群,還有貼在站牌上五顏六色的“牛皮癬”。劉玉良把車停靠在站臺,但這次,他沒有拿起水槍,而是先拿起“手術刀”——?一把齊腰高的長把兒刮刀。在常人看來,清理小廣告是一件簡單、輕松、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但這支50人的隊伍卻總結了自己的一套經驗,什么時候可以直接用刮刀刮小廣告,什么時候用水沖小廣告都蘊含著奧秘。劉師傅解釋到:如果是完整的、大張的廣告,我們就要先用刮刀鏟下來,留在上面的膠是最粘的部分,也是很小的一部分,這是要留給水槍的,完整的廣告如果直接用水槍打下來,紙屑過大,落在地上跟水接觸后,不好清掃,所以一般殘缺不全的廣告,我們才會直接用水槍打。 ????“怎么這時候跑出來干這活啊,我們這都排隊等公交車呢。”劉師傅手里活兒沒停,誠懇地回答到:“您多擔待,我們馬上就好。”“哎呦,你們這是干嘛呢!水都濺我身上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們車上有紙巾,我給您擦擦。”一上午,兩位“醫生”幾乎每到一個站臺,都要對乘客們說抱歉的話。 ????盡管“醫生”們出診都避開早、晚高峰,但站臺上的乘客仍然絡繹不絕,劉玉良和孫秋來結束了上午的“出診”,邊收拾邊說:“這都不算什么,冬天對我們來說才是考驗,天氣冷,氣溫低,我們不能用水沖,這樣地面會結冰,給乘客帶來不變,我們只能用手撕,用刮板刮,等到中午氣溫升高我們才能用水槍打,盡量減少給乘客帶來的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