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斌)上網、繳費、充電、取錢、購物、打電話、垃圾回收、上廁所一站式搞定,這樣的公廁您見過嗎?昨天上午,首個新型公廁樣板間“第5空間”率先在房山區政府前廣場建成并投入使用。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衛集團獲悉,像這樣的新型公廁,明年將陸續出現在通州、順義、平谷等城鄉地區。到明年年底前,預計將建成1000座左右,今后還有望在城六區推廣。
新增7項功能一站式搞定
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來到房山區政府對面的小廣場上,一棟新建成的藍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在這座建筑門口,見不到“WC”,而是標有醒目的“第5空間”幾個大字。同時,外墻上掛有公廁、ATM、無線局域網和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多個圖標。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第5空間”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公廁了,更像一個小型的綜合服務區,增添了不少便民設施,新增7項功能,包括上網、繳費、充電、取錢、購物、打電話、垃圾回收等。
在“第5空間”周圍,擺放了銀行自助存取款機、電動汽車充電樁以及飲料瓶、紙張、廚余垃圾智能回收機等設施。在門口旁邊掛著一張公廁內部的平面圖,除了衛生間,還設置了電商終端、環衛工人更衣室、員工休息室等。“希望這里能夠成為繼家庭空間、工作空間、社交空間和虛擬空間之后的第5空間,讓它真正融入市民百姓的生活。”北京環衛集團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羅偉表示。
步入“第5空間”,右手邊就是寬敞明亮的綜合服務區和電商終端。兩臺自動售賣機售賣各種冷熱飲料和各種小食品,包括餅干、薯片小面包等。工作人員介紹說,“用現金、支付寶、微信等方式都可以支付購買。”窗戶邊還掛著一臺自助繳費機,供暖費、電費、電話費、水費、燃氣費和歌華有線的費用都能在這臺機器上自助繳納。把電話聽筒摘下來,插入電話卡,還能打電話。
增設第三衛生間滿足特殊需求
除了上面那些便民設施,“第5空間”的核心功能還是滿足市民的如廁需要。
在“第5空間”里,除了常見的男、女衛生間,還新增了“第三衛生間”,看起來非常新鮮。原來,第三衛生間是為了滿足殘疾人以及有特殊需求人群而設置的。比如,父親帶著女兒、母親帶著兒子,如果孩子太小,不能獨立上廁所,需要家長陪同,進男、女廁所都不方便,“第三衛生間”使問題得以解決。
北青報記者看到,第三衛生間里擺放了兩個馬桶,其中一個是常規的馬桶,與平時家里使用的沒有區別,另外一個則是“迷你型”馬桶,比常規馬桶小了好幾號。“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小孩子如廁而設計的。常規馬桶比較大,小孩子坐不住。”工作人員介紹說。
糞便、尿液可分開回收再利用
回收再利用,也是“第5空間”的一大創新點。北青報記者進入女廁所后發現,無論坐式馬桶,還是蹲式馬桶,都被分成了前后兩部分,中間被隔開。這樣一來,糞便、尿液便可以分開回收。“第5空間”里面專門有設備間,里面有四個大罐子,可以用來處理糞便、尿液、洗手水和洗澡水。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四個大罐子中,有一個是專門用來降解尿液的。通過這種新式馬桶的設計,尿液可以通過管道單獨流入罐子里,里面的尿素可以非常容易地降解出來形成肥料;而糞便則需要進一步處理,每周會有車輛把罐子里的糞便抽走,處理后成為綠色肥料。
羅偉表示,洗手池、淋浴間等處的水通過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可實現水的循環利用,用水量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采用的負壓技術能夠極大降低廁所異味。“除一般建筑成本外,‘第5空間’的建設成本主要集中在這套環保處理設備上。”
攝影/本報記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