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皇庭廣場內,許多香港市民在消費購物。深圳特區報記者 賴犁 攝
深圳新聞網2023年7月3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沈勇)7月28日,“個人港澳自由行”開放迎來20周年。如今,港澳與內地居民“雙向奔赴”“說走就走”,大灣區融合發展正顯現巨大潛力和無窮魅力。
港客北上消費方興未艾
7月29日夜,深圳世界之窗凱撒宮里啤酒節正酣,酒花飄香、歌舞升騰,來自香港的何女士和朋友在景區隨人群暢飲起舞?!熬皡^像個熱鬧的大PARTY?!焙闻克懔艘幌沦~:門票、啤酒加上燒烤,人均200元左右,“這樣的性價比在香港不可能?!彼f。
今年2月6日,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仿佛一夜之間蘇醒過來,春光正好時,數十上百人一批次的香港居民在香港組成旅游團,在皇崗、羅湖、蓮塘、深圳灣等口岸集合,再由深圳本地旅行社分別組織起來前往東莞、惠州、清遠等地品美食、泡溫泉、賞花踏青。
隨著南粵大地溫度漸高,同樣升溫的是港客北上深圳消費。
周末到深圳嘗美食、逛商場、看演出,迅速成為許多香港市民優選的休閑方式,特別是在青年群體中顯得突出。由他們掀起的“反向代購熱潮”,不時見諸媒體。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僅6月份,北上港人總數就超過408萬人次。
政府乘勢助推。今年2月份,羅湖有數字人民幣跨境消費嘉年華,給深港異地家庭、親友以及來深港人送出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5月,福田迎來深港合辦的 “港·潮流 ”購物節;6月,鹽田推出香港主題的夜市街“小港夜”;7月,羅湖啟動深港文化月,南山專場消費券推出港深兩個板塊。
“i深圳”APP也推出了港澳服務專區,幫助香港居民辦理在深社保、公積金、預約掛號等高頻服務。美團、支付寶都推出香港版本,使用人數節節攀升。
港澳自助游自己“做主”
港客北上深圳消費形成新熱潮,而香港作為“東方之珠”的魅力不輸當年,在深港雙城生活日趨活躍的背景下,人們雙向奔赴成為新常態。
自今年2月6日內地赴港澳團隊游恢復、5月15日起港澳團隊游簽注“全國通辦”等重大利好帶動之下,港澳旅游業復蘇力度強勁。我市旅行社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香港和澳門仍是內地游客最受歡迎的出境游目的地,且港澳游呈現以“自由行”為主流的態勢,香港“自由行”與團隊游的占比大約是7:3,澳門這一比例約為6:4。
攜程數據顯示,截至7月26日,預訂暑假期間從內地赴香港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3倍,環比增長超30%。今年以來,廣東赴香港的高鐵訂單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3倍。
建筑、美食、時尚、電影、音樂……走在香港街頭,新舊交織,別有韻味。不少深圳市民不再驚嘆于香港都市的繁華,這些在深圳隨處可見,但香港仍是逛不膩的國際都市、品不完的歲月回憶。
越來越多的深圳年輕人寧愿選擇讓雙城生活更貼近自己的興趣?!案羧砦寰腿ハ愀叟郎??!笔忻袷Y小姐說,“我還很喜歡去香港看展、看電影,有時候下班,可能就去香港吃個飯?!?/p>
雙向奔赴見證灣區融合發展魅力
2003年7月28日,首批以個人身份前往香港旅游的“自由行”,分別在珠三角的東莞、佛山、中山、江門這四個指定的城市正式拉開大幕。未曾滿月,又擴展到珠三角的廣州、深圳、珠海、惠州這四個城市。
在2004年“五一”黃金周,“自由行”政策在廣東省全面鋪開。自此,廣東人去港澳旅游,如同“省內游”一樣方便。截至2007年1月,共有22個?。▍^、縣)的49個城市實施了“自由行”政策。
2003“自由行”首推之年有800萬人次內地游客入港。而在疫情前的2018年,來港的內地游客達到最高峰值5103萬人次。
今年7月1日,“港車北上”正式實施,當天入境旅客就超過11.7萬人次,創下復關以來皇崗口岸入境單向客流量最高紀錄。
相比單向或者輸出式的消費和聯系,新的雙向融合,反而更能體現港深的聯絡和交際。今年前5個月,深港貿易值達2258.1億元,同比增長5.6%。
從“單向旅游”到“雙向奔赴”, “個人港澳自由行”將開啟新的機遇,助推灣區生活圈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