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7月31日訊(記者 林秋穎 通訊員 吳清清)近年來,針對轄區群眾訴求復雜多元、點面高發等新形勢,光明區馬田街道深化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與黨建引領“紅色小分格”相結合,通過“三個升級”,構建具有馬田特色的“光明模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上半年以來,累計受理群眾訴求總量6982宗,求決類初次信訪件一次性化解率99.51%,群眾滿意度綜合效能99.94%,基本實現“訴求服務在身邊、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處理在基層”。
升級服務體系,引領作用更強勁
馬田街道通過下沉治理力量,細化治理單元,提升服務體系?!凹t色小分格”內設立民生訴求服務站與民生訴求服務崗,在原有的“1+8”訴求服務陣地基礎上,將8個社區科學劃分為80個小分格,構建“1+8+80”三級服務體系,率先塑造“街道+社區+小分格”。同時,從街道層面選派119名公務員和職員到小分格任指導員,深度參與一線矛盾排查與矛盾化解工作,從社區層面下沉966名工作人員到小分格,充實小分格工作力量,實現各類矛盾糾紛的“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此外,積極邀請理事會成員擔任民情聯絡員,吸收了包括黨員干部代表、社會組織代表、專業人士代表、志愿者代表等人員,他們以社區“老熟人”的身份,如“毛細血管”般進入到小分格中的各行各業、每家每戶,及時發現矛盾糾紛、掌握居民動態,成為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橋梁”。
升級任務體系,責任劃分更合理
馬田街道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細化分工壓實責任,保障小分格群眾服務工作高效開展。綜合運用“風險隱患預警”“分級分責”“四個渠道”等機制手段,敏銳捕捉群眾訴求“弱信號”,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解決群眾訴求。
依托“分級分責”“四個渠道”,加強與派出所聯動,及時掌握轄區非刑事治安警情中的生活噪聲、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警情,將矛盾糾紛分為高、中、低三類風險等級,結合任務流轉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良性鋪開、閉環處置。
利用日常巡查、每日“大掃樓”活動和建立四級塔式微信群,精準掌握傾聽群眾心聲,第一時間回應群眾訴求,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升級督導體系,問題解決更順暢
馬田街道以夯實基層治理為動能,通過建立“三會三強化”周期性統籌協調制度和考核制度,持續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高效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監督檢查方面,通過實地走訪、談話交流、聯系群眾等方式對小分格工作情況進行檢查,明責加壓,確保工作真正落地;考核方面,將分格內的矛盾糾紛排查量、信訪訴求受理量、群眾掃碼量、矛盾糾紛化解量、“信訪專員”接訪量作為街道選優擇能的用人依據,依托街道黨政班子聯席會、部門社區協調交流會、小分格周例會,對小分格的工作實績通報排名,打破在編非編人員上升瓶頸,轉“要我干”為“我要干”。
經常性開展周期性培訓。圍繞群眾服務的接訪、處置、化解、溝通、協調等方面,每月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和技能培訓,提升小分格隊伍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