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28日公布,經核算,2022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210084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6.5%,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增速高1.2個百分點;相當于GDP的比重為17.36%,比上年提高0.11個百分點。
“三新”經濟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經濟活動的集合?!叭隆苯洕黾又岛饬康氖且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從事“三新”經濟生產活動創造的增加值。自2018年我國首次公布“三新”增加值以來,這一數據保持了穩定增長,展現出旺盛活力?!叭隆苯洕膲汛?,意味著發展新動能不斷匯聚。隨著新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其已日益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重要引擎。從更長期角度來看,“三新”經濟快速發展成長將對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有力戰略支撐。
加快培育新動能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行穩致遠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除了經濟總量擴大導致基數提高外,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傳統經濟增長乏力也是原因之一。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網絡購物、在線教育、互聯網診療、遠程辦公、數字娛樂、無接觸配送……“三新”經濟已滲透到衣食住行娛各領域。作為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三新”經濟的迅速崛起在便利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同時,也提升了經濟運行效率,帶來大量新的有效供給和投資消費需求,不但成為穩增長的“定海神針”,也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動能。適應多樣化消費需求、促進形成高品質供給,以“三新”經濟為主體的新動能蓬勃發展,日益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源?!叭隆苯洕黾又嫡糋DP比重的逐步提高,既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體現。
新經濟孕育新動能,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大力推進“三新”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我國經濟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也是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今年以來,錨定高質量發展這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國堅持以質取勝,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布局經濟發展新賽道、挖掘經濟發展活力與潛力,推動新產業成長壯大,新業態持續活躍。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2.5%,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鋰離子電池制造業增加值同比都增長20%以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增長30%以上,能源利用效率繼續提升,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綠色轉型成效明顯,與經濟增長協同作用顯著增強??梢哉f,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動能不斷增強,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增長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有效彌補了傳統動能減弱帶來的對經濟的影響和沖擊,確保了國民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
擁抱“三新”經濟,就是擁抱未來經濟?!叭隆苯洕窃谛录夹g發展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經濟形態,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特點,但從總體上看,目前“三新”經濟增加值的總量還不夠大,占GDP的比重也不是很高,“三新”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釋放經濟發展巨大潛力,需要進一步發揮好“三新”經濟的作用,讓新動能更快挑起大梁。在新的征程上,一方面,要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另一方面,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讓市場主體更加活躍、公平競爭,引導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打造發展新優勢和新機遇。(金羊網 文/羅建華)